2025年4月16日,由济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主办、山东理工职业学院承办的“济宁轻工产业链专利转化高端对接会”在学校图书馆隆重举行。作为全国高职院校中唯一的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,学校再次彰显了在知识产权转化领域的示范引领作用。本次会议以“创新驱动·专利赋能”为主题,济宁市政府副市长李海洋、市市场监管局局长周庆华、山东理工职业学院党委书记李洪文,党委副书记、校长张隆海,党委委员、工会主席罗文洁以及各县市区市场监管局主要负责同志,来自齐鲁工业大学、山东华特集团等高校企业代表100人出席活动。
李洪文在致辞中表示,专利转化是连接创新链与产业链的关键纽带,学校通过创新构建“资源整合—技术赋能—金融支撑—人才保障”协同模式,以及专利全生命周期管理,已挖掘专利400余项,服务企业600余家,转化金额达4886.90万元,带动技术交易额1.02亿元。学校将持续深化“政产学研用”协同创新,推动专利成果精准对接企业需求,让更多的“实验室成果”走向“生产线”。
李海洋在讲话中对高校提出三点期望:一是加强核心技术攻关,产出高质量专利;二是深化校企合作,精准对接市场需求;三是完善转化机制,激发科研人员积极性。这些要求为学校下一步工作指明了方向。
张隆海与周庆华共同签署《共建知识产权Deepseek运用大模型协议》,开启AI+知识产权新范式。双方将依托学校在知识产权领域的深厚积淀,结合人工智能前沿技术,共同打造全国首个面向区域产业需求的知识产权智能应用平台。
在项目对接环节,来自省内高校的四位专家进行了专利技术路演,六个研发项目团队与企业达成合作意向并签订协议,涉及轻工产业链多个关键领域。
此次高端对接会的成功举办,不仅搭建了产学研协同创新的优质平台,更彰显了学校在知识产权全生命周期管理的领先优势。作为全国高职知识产权工作的排头兵,学校将继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,以创新为引擎,以转化为抓手,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,在知识产权强国建设中贡献“理工方案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