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月6日,山东理工职业学院知识产权学院院长高琰应邀在6206会议室为能源学院师生开展题为《知识产权——创新驱动发展的刚性需求》的专题讲座。能源学院院长岳耀雪、党总支书记曹文洪及全体教师出席讲座。讲座通过典型案例剖析与政策解读,深入探讨了知识产权对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战略意义。能源学院院长岳耀雪主持活动并作总结发言。
高琰院长从知识产权的历史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支撑、职教教师突围路径三个维度展开系统阐述。高琰院长以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为例,反思“技术传承封闭性”对创新发展的制约。剖析特斯拉开放专利推动行业变革、万燕VCD因专利缺失陨落、华为小米专利博弈等案例,强调“知识产权是技术主权生命线”;引用习近平总书记“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”的论断,解读《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》政策内涵。提出职教教师“三大思维转变”:从成果沉淀、资源整合到主动布局,推广“科研-专利-教学-产业”闭环模式。
岳耀雪院长在总结发言中指出:知识产权是能源领域创新的“战略引擎”,产教融合是打通“教育链-产业链”的关键枢纽。能源领域的技术升级,亟需将专利创造嵌入实训研发全流程。赋能教师转型“职业院校教师必须从‘教学者’蜕变为‘创新者’,把科研项目成果沉淀为技术壁垒,用知识产权为人才培养注入硬核竞争力。”
党总支书记曹文洪高度评价了本次讲座的重要意义。曹书记强调,在知识经济时代和创新驱动发展的国家战略背景下,知识产权已成为新质生产力培育的关键要素,是连接创新、市场、高校与企业的核心纽带。他指出,学院全体教师,必须深刻认识到知识产权对于提升职业教育质量、促进产教深度融合、深化职业教育改革以及提升创新服务能力的重要性。
讲座引发能源学院全体教师热议,纷纷表示在今后的教学、科研、技能竞赛、社会服务等各项工作中,要更加重视知识产权的创造、保护和运用。积极借鉴讲座中的优秀案例经验,将知识产权思维和方法主动融入课程设计、科研立项、技术研发、成果转化全过程。知识产权学院将持续推进知识产权教育融入专业群建设,为学校的知识产权成果转化搭建平台,助力区域产业向“新质生产力”跃升。